银行理财不可不知的小秘密
投资理财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却依然对银行理财情有独钟。原因不外乎银行理财可以“保本保息”。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
当然不是。因为“保本保息”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保本保息”的兑付真相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保本和非保本之分,而保本型理财产品又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型和保证收益型。
所谓“保本保息”,简单理解保本就是兜底,保息就是刚兑。本来只不过是一个预期收益,但是在银行刚性兑付的“承诺”之下,摇身一变变成了固定收益产品。听上去,确实很诱人。但是大家先不要得意得太早了。按照2016年7月公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本行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类或最低收益率,超过的部分应当是对客户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或最低收益。也就是说,如果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95%,一年期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3.5%,实际上,银行能100%兑付给你的收益率只是1.95%。
也就是说,银行能够保证的收益,只是等同于本行同期存款利率的收益,对于超出的那部分收益银行并不能做出实质性承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并没有所谓的“保息”产品。
保本保息是个伪命题,银监会早就不允许银行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息”了。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永远都要记住一句话“投资有风险”,不要被所谓的“保本保息”蒙蔽了头脑。想要保本不如存款好了;想要保息,实际上保的还是存款利息。
“保本保息”的营销陷阱
既然“保本保息”不过是个套路而已,那为什么银行工作人员还会向大家推销保本保息产品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不过是因为银行员工在沉重的业绩要求和残忍的竞争机制下不得已而为之。向你承诺“保本保息”,自然你就愿意放心购买了。何况,只是口头承诺而已,银行员工又不用负什么法律责任。真要较起真来,还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背后撑腰。既能满足业绩要求,又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对银行员工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要轻信银行小黑板、易拉宝、以及银行员工的各种口头承诺,避免掉入银行精心打造的文字陷阱,真正要关注的是产品说明书,只要产品说明书上没有明确标注,银行员工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能相信。
最高收益率的美丽“传说”
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通常预期收益率很高。这类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之所以能够傲视群雄,并非其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由它本身产品结构决定的。
结构性理财产品,一部分用来购买可以保本的债券,另一部分用来投资外汇、股票、期货之类的产品,博取高收益。通常银行都会用最高预期收益率来招揽投资者,很多投资者不明就里,被最高收益率迷惑了头脑,却忽视了预期收益率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跨度比较大的范畴,很可能你能拿到手的仅仅是最低的收益率,与保本型产品收益并无太大差异。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我们既不能无所畏惧,铤而走险,也不能因噎废食,固步自封,而是要擦亮双眼,牢记风险,谨慎前行,对自己的资产,怎么谨慎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