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业务"大跃进" 消费信贷业务飞速发展
杭州云玳科技创始人、原杭银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冯世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个人消费金融将是金融机构未来几年内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而小微业务似乎“无可奈何花落去”。
冯世鹏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尤其是小微制造业的转型阵痛。据他观察,以日本和台湾为例,他们是世界加工中心时,当地金融机构的小微业务都很好做;但当这个加工中心转移之后,小微企业开始难做起来。“2010年我们去日本考察,发现给小企业放贷款的机构都在没落,日本银行好过日子的都是把个人金融做得好的。中国的制造业目前也正在经历阵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不过,部分业内人士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但无论对小微业务发展趋势持乐观还是谨慎的看法,对于消费信贷业务普遍一致地看好,并在纷纷加码。
冯世鹏表示,2013年到2018年是新金融机构发力消费金融的时候,比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不持牌的互联网公司、P2P平台等,现金贷本质上也是消费贷款。
“2018年是中小银行开始发力消费金融业务的时候了。”冯世鹏认为。新金融机构的成功印证了这个市场,银行也可以运用金融科技做好消费金融业务。以云玳科技为例,消费信贷业务中银行在互联网的获客成本大约3.5%,而云玳科技可以降低到1%左右。
小微金融式微?
一位股份行的小微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银行管不住小微业务的风险,很可能另寻出路。但小微企业并不等同于小微制造业,每个区域都有很多的城市服务业态,比如创新创业,在农村也有新型农户、乡村旅游等,这些需求在过去是没有的,商业银行做小微业务也要与时俱进。
华夏银行(600015,股吧)一位小企业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华夏银行是总行小微特色行,小微业务跟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他所在的江苏省小微业就开展得比较好。但他也表示,从大势来看,消费信贷业务肯定会崛起,一是消费刚需,没有周期;二是消费信贷有场景,资金不大会挪用;三是消费信贷真正是小额分散,风险可控。
元宝铺创始人兼CEO陈瑞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元宝铺商务数据为例,2017年元宝铺与100多家银行做了小微业务研讨和交流,这其中80%-90%的银行有加大小微业务投入的意愿,50%左右的银行有在2018年上线数据化小微信贷系统的计划。
以元宝铺合作数据为例,其数贷引擎(移动智能信贷系统)推出至今,已与近40家金融机构达成深度合作。2017年,共同推出二十多款小微信贷产品。由此也可看出,银行一直在努力开拓新的小微业务场景。
以元宝铺战略合作伙伴浙商银行为例,2017年浙商银行共推出光伏贷、加盟商贷、养殖户贷等多款小微信贷产品;2017年第四季度的小微信贷授信总额约为2017年前三个季度的总和,其小微业务仍在高速发展。
消费信贷业务飞速发展
无论是否看好小微业务,银行都确实一致看好消费信贷业务。
以浦发银行(600000,股吧)信用卡为例,其在2018年前两个月的营业收入就突破100亿元,根据其2016年年报和2017年半年报,该行信用卡2016年全年收入216亿元,同比增104%;2017年上半年总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94%。
某银行信用卡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浦发信用卡近来发展快的一大原因是他们原基数较小,因此这两年可以有很高的增长率。同时,也舍得花血本在渠道和用户权益上投入,尤其是浦发美国运通白金卡(简称“浦发AE白”),在各大信用卡论坛都很受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获悉,截至2018年1月23日,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已突破4000万张,位居股份制银行第二。而这距离突破3000万张的关口仅过了半年多,就迅速达成千万级卡量增长目标。
平安银行拥有一个旁人无法复制的优势,即综合金融,背靠平安集团,集团的寿险、产险、养老险的客户多为优质客户,他们的信用卡交易量比其他渠道带来的客户要高,不良率比其他的渠道要低,综合金融帮助平安信用卡快速成长。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曾宽扬表示,平安信用卡流通卡量今年将快速突破5000万大关。随着中产阶层的兴起,信用卡业务规模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51信用卡商务副总裁吴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信用卡这几年业务快速发展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消费市场升级,信用卡成为很多银行在传统对公业务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个人零售业务的主要突破点;其次是信用卡与互联网融合,使信用卡持卡人生活更便捷,信用卡市场再度腾飞;另外,信用卡业务利润潜力大,资产较为优质,国内信用卡渗透率相对仍较低。本报记者 包慧 杭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