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规模呈“V”形走势 下半年反弹
2017年,银行理财规模变化呈现“V”字形——上半年规模普遍缩水,下半年在个人及保本理财的推动下开始大幅反弹,总规模较年初略有增长。
理财规模呈“V”形走势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2017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缩水6700亿元,但全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增加4900亿元。这意味着,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增加了1.16万亿元。
这在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里得到了验证:大部分上市银行去年理财规模整体呈现上半年低速扩张(甚至压缩)、下半年反弹的特征。由于非保本理财在整体理财规模中占比较高,因此理财规模的增减往往更多地体现在非保本理财余额的变动上。
“一般来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的增长都会稍微差一些,因为每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银行的重心都是在做大存款规模,这会对理财规模的增长造成影响。”一位华南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称。
全年来看,14家上市大行及股份行(包括五大行、邮储行、8家上市股份行,浦发未披露年末数据)中,有7家银行年末受托理财余额较年初出现下降,降幅普遍超过5%,其中民生、光大、浙商3家股份行降幅超过18%。
工行、交行、兴业、中信银行及部分城商行则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兴业银行去年末理财规模较年初增长接近20%,在股份行中增速最快。
值得一提的是交行。该行理财业务特殊,主要由表内保本理财构成,占比超过55%。去年该行年末理财余额突破1.6万亿元,较年初增幅超过12%,而非保本理财(即表外理财)规模较年初有所压缩,理财规模增量主要来自表内理财。
如果只看表外理财规模变动,则有更多上市银行出现下降。前述14家上市大行及股份行,以及披露相关数据的浦发银行中,仅有4家银行正增长,民生、光大、平安银行3家股份行的表外理财规模降幅甚至在30%左右。
同业理财大幅压缩
银行理财规模的变动,与其中的结构调整有着直接关系。去年上半年同业理财虽然大幅压缩,但在个人理财、保本理财下半年的带动下,规模反弹。
“有些银行原来同业理财发得比较多,去年上半年的市场和监管行情下,同业理财部分无法续做,带动理财规模整体下行,到了下半年,有些银行可能会发力提价去做个人理财和保本理财,而且价格提得很高,这就会把理财规模的量重新拉回来。”前述华南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保本理财的增加。无论是上市银行还是整个银行业,2017年都普遍呈现非保本理财占比下降、保本理财占比提高的特点。26家理财产品余额超千亿的上市银行去年非保本理财规模合计减少超过7000亿元,只有极少数银行去年末非保本理财占比较年初上升。以非保本理财余额降幅最大的平安银行为例,在非保本理财规模大幅减少的同时,该行保本理财产品余额较年初大增近90%至3470亿元。
“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是理财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后出现轻微的结构变动。”一位股份行资管人士说。
他还指出,部分银行保本理财的较快增长可能存在统计口径、冲规模两方面原因。“一是统计口径,就是一些有资质的银行把结构性存款统计到保本理财里去了,而这部分的增量确实不算小;二是资管新规没有明确指出过渡期内不得发行保本理财,只说明保本的余额不得增加,具体怎么压降由各行自行安排,所以去年有些银行积极发行保本理财,在新规落地前冲规模。”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刘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