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越买越大 逾千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超万亿
根据wind统计,去年共有1221家上市公司有过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涉及理财产品个数17164个,涉及金额1.35万亿,其中有1099家公司购买金额甚至超过亿元。
规模越买越大
2012年底,证监会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放宽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投资要求,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大幕从此拉开。2012年,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仅为71亿元;2013年暴增至1667亿元;2014年增至3474亿元;2015年超过5500亿元;2016年则逼近8000亿,2017年再上一个台阶,已经超过万亿。
“规模基本是一年翻一倍,不理财的公司反而成了异类。特别是去年由于流动性较为紧张,为了拉客源,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都提到了5%左右,这更加激发了上市公司的理财兴趣。”华南一位私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恒生电子是去年的“理财达人”,一年累计购买369款理财产品,是购买产品数量最多的公司,其累计购买金额达到60.99亿元。从投资的品种来看,恒生电子也是“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银行理财,也有基金专户、信托以及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从产品发行方来看,恒生电子非常青睐招商银行,几乎7成左右的产品都来自招行。其投资的理财产品期限多集中在半年之内,最短的产品甚至只有8天。
不过恒生电子的交易次数频繁,但出手并不是最“阔绰”的。有26家公司的累计投资金额超过了恒生电子,其中新湖中宝去年购买理财的投入达到了259.7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理财之王”。其购买理财产品的次数仅为89亿元,每次理财的平均金额接近3亿。根据wind统计,新湖中宝去年有7次购买理财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最大的一笔达到了21亿元,购买的产品是光大银行浙大支行的阳光理财“定活宝”(机构)。其投资的产品集中在银行理财和结构性存款两大类。其年化收益率在3%-5%之间,理财产品期限多在三个月以内。
“爱上”理财的新湖中宝其实“手头”并不宽裕,理财的投入远远大于公司的净利润。其去年的业绩承压,报告期内,新湖中宝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1亿元,同比减少43.1%。此外,去年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
理财收益已是利润重要来源
理财收益甚至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洪涛股份,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3.31亿元,净利润1.37亿元。而投资收益达到7578万,几乎占到了当年全部利润的一半。事实上,通过理财收益实现扭亏的上市也不在少数。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一家上市企业之所以会买这么多的理财产品,看重的无外乎是理财产品收益较稳定,而这从侧面反映出,公司主业增长空间或有限。“若上市公司置主业于不顾,只想着理财产品的固定收益率,说明公司对所属的行业或其自身发展‘钱景’不乐观”。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不少来自于超募,如麦迪科技、江南高纤等。且这种趋势仍在延续,2018年3月,仅上市两个月的盈趣科技宣布投入逾12亿元用于理财。
但理财并不是稳赚不赔,也有陷入亏损,甚至陷入巨额资金骗局的情况。美的集团去年5月卷入一笔10亿元理财诈骗案。国民技术也因理财不当,损失5个亿。
“首先,大量上市公司用募集资金买理财产品显然是违背了投资者的初衷;其次,所有的投资均有风险,上市公司用投资者的钱买了理财产品,曲线将理财产品的风险转嫁给了投资者。”民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廖伟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能否认,部分上市公司的确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出发,在监管规定之内,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但是这种行为成为一种“气候”,上市公司大手笔扎堆购买理财产品显然就不合情合理了。上市公司本来应当将募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项目中去,而现在大多投资了“金融产品”,使得资金空转,有“脱实向虚”迹象。
不过对于专家的观点,上市公司表示也有苦衷,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上市公司理财资金规模显著增长与实体萎靡、传统行业不景气有关。“我们所处的是非常传统的出口行业,利润跟纸一样薄,一年拼死拼活干,都不知道有没有5%的利润,有时一着不慎还可能亏损,而投资银行理财则可以保证这个利润,何乐而不为。并且由于‘钱紧’,银行有揽储的要求,对于一些资金大户,银行还可以上浮收益,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双赢。”本报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