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股市 > 港股动态 > > 正文

基金爆卖到港股成交激增 牛市结束早有征兆

时间:2018-02-11 18:05:04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者:DN032

过去一周A股和港股的大跌,更多的投资者把下跌归咎于受通胀预期升温,美国即将加息,海外其他央行鹰派表态,导致美股暴跌的拖累,但事实真的是否如此?其实如果细心观察,从1月份内地公募基金的热销,以及香港券商股不同寻常的暴涨,港股成交量的突然猛增,其实已经是牛市末期的标志。

展望未来行情,不排除市场可能重新上升构筑“双顶”形态的可能,然而当前美股的下跌趋势也跟2015年6月的A股有类似之处;但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投资者或许需要逐步等待下一次牛市来临,比如在无风险利率重新下降的时候,再考虑重新入市,当前降低仓位持盈保泰或许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公募基金一天内爆卖300亿、200亿,往往是牛市进入尾声的前哨;2018年1月16日,兴全合宜灵活配置基金单日募集规模或超300亿元,当时就已经引起市场瞩目,甚至是各方提示风险。

翻开历史,其实在牛市末期这并非个案。2015年5月25日起公开募集的易方达新丝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的首募规模接近300亿元,原定于29日收官的募集计划,提m前到26日结束募集。

再往回追溯,一日能够募到300亿资金,这样的情况最近的一次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07年9月24日,华夏全球精选一日之内募到300.56亿元。2009年7月9日,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将经过3日销售后,其已募集超过200亿份。

港股方面来看,成交量突然暴涨,也是牛市进入尾声的标志。2017年11月初,港股每天整体成交额还没达到千亿,然而突破千亿以后,迅速在1月23日就翻倍逼近2000亿大关,也伴随着港交所(00388.HK)为代表的券商股暴涨,这跟2015年“港股大时代”和2007年8月开始的“港股直通车”行情也有类似之处。

虽然港股券商的涨势跟2015年4月开始“港股大时代”的暴涨幅度有差距,成交也不及15年的大时代。A股的牛市几乎就集中在少数几十只蓝筹股,每天不到6000亿的成交,更是不到2015年5月底的四分之一,然而相隔不到三年的两次牛市,要在成交上有所突破其实并不现实,重新长好的“韭菜”显然很有限。

另一方面来看,本次牛市可能在1月底结束的时候,无论是A股和港股市场,并未伴随着大规模融资项目成功进行,却只有未来大规模的IPO预期,比如港股市场的大量科技股即将上市,中东大型石油公司可能在香港发行股票等,这也跟2015年、2007年的牛市极其不一样,这也使得不少投资者因此并未提前减仓预防,导致在连续一周多的下跌当中损失惨重。

2月9日,美股出现了“深V”走势,盘中一度创出新低,收盘道琼斯指数涨1.38%,对此投资者依然不可掉以轻心,回顾2015年6月A股的暴跌,当年大跌初期的6月17日、6月23日都出现过明显的“深V”走势;虽然中美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很不一样,但其实市场情绪的影响本质上是类似的;就港股而言,时隔不到三年创出另一次牛市高峰历史上也有过,1997年7月的牛市见顶以后,下一次牛市就是2000年3月见顶,当然上一次是科技股泡沫,这一次很可能是蓝筹股泡沫了。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