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不能让新股板块成为股市负能量飞地
近日,证监会对某公司涉嫌操纵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和胜股份3只次新股违法案,相关主体涉嫌滥用信息优势合谋操纵大连电瓷违法案等多起恶性案件作出处罚事先告知,后续将依法严肃处理。其中,次新股张家港行是去年著名的妖股,曾引起市场争议。如今,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背后的“妖精”、“害人精”浮出水面。
原本是资本市场价值投资之源、提供优质投资标的的新股次新股板块,缘何成了股市暴涨暴跌的风险源?成了A股负能量的集中地?其实,张家港行等妖股远不止市场操纵这么简单,突出反映了目前新股上市环节存在的几个问题。要想以后杜绝张家港行这样的妖股再现,需要在事中监管、限售股安排、新股首日上市制度上进行完善。
其一,应强化事中监管。去年初,张家港行从上市时的5.24元起步,最高曾突破30元,市盈率近百倍。当时,张家港行、江阴银行等9只次新银行股被大幅炒作。张家港行多次登上龙虎榜,仅从上市3个月的龙虎榜数据看,张家港行就登榜15次。其中净买入额最大的营业部买入8次,1个月就累计买入1.57亿元。
当时,深交所让张家港行多次停牌自查,同时在去年3月20日披露的市场监管报告中指出,对张家港行、江阴银行等股票交易情况进行重点监控。但这些措施,当时都收效不大,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游资的疯狂炒作和炒作背后的市场操纵行为。深交所如果加强实时监管,从龙虎榜数据和交易所监控数据上追根溯源操纵者所在的营业部,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其二,应完善新股首日上市交易制度。目前,两市反映新股运行指标的只有深次新股指数,其他的新股指数都是各个交易软件自己研发。翻看新股指数包含的新股次新股板块,其走势完全可以用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来形容。新股次新股板块大部分个股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是长期阴跌加暴跌走势。这样的走势是不正常的。
我们应该对新股板块长期下跌走势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与A股目前的慢牛行情相背离,新股上市不应该成为散户的陷阱。新股出现这样的走势,不能用简单的一句“价值回归”来解释,更不能幸灾乐祸地诅咒买入新股的散户“活该”。新股呈现这样板块性的长期下跌行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新股首日交易制度有缺陷。目前,新股首日上市实行44%涨跌幅限制制度,其后大部分新股再拉出十几个涨停。这一交易制度的弊端,在于新股的众多涨停并不需要多少资金,不多的资金就能让新股封多个涨停。等新股涨停打开时,新股价格大部分已经高高在上,严重透支价值。如果像张家港行这样的妖股,在游资的操纵下,再在相对高位上二次炒作,估值高企,迎接它们的只有多年的绵延下跌之旅。
其三,应对限售股解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大中盘新股。昔日妖股张家港行不甘寂寞,最近几天又妖了一把。在最近的6个交易日中,股价天天触及涨停板或者跌停板,其中3天以涨停板报收,在1月24日则突然封死跌停板。究其原因,小非限售股上市或是公司股价巨幅震荡的最大诱因。
张家港行总股本18.08亿股,解禁前流通股本1.81亿股,占比仅10%。1月24日,张家港行共有8.51亿股解禁。如此之多的限售股解禁,比流通股多达几倍。在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过程中,张家港行存在大量原始股股东。由于持股分散、成本极低,解禁后的抛售对股价形成压力。推动张家港行股价上涨的资金,很难说与1月24日解禁的小非限售股没有关联。那么,张家港行此前股价的连续大涨目的就是为了让小非投资者可以把股票卖到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那么这就难逃操纵股价的嫌疑。
张家港行限售股冲击股价,并非孤例。事实上,大部分中大盘新股上市后都存在这一问题。而今年又有批量金融股IPO,目前在排队中的金融股就有32家。大量金融股尤其是地方商业银行新股,巨量小非在一年后解禁,并且严重冲击股价,这一问题需要引起监管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