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基金 > 私募要闻 > > 正文

监管为基金爆款"降温" 过度非理性营销将被重点关注

时间:2018-01-24 14:28:00 来源:新浪综合 发布者:DN032

权益爆款的频繁出现,正在引发监管层的密切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1月23日,证监会机构监管部下发了2018年第1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直指近期权益基金持续热销过程中出现的非理性现象问题。

通报指出,近期权益类基金持续热销,既有市场环境改善、基金管理人品牌基础、基金经理过往业绩表现等积极因素的影响,也需关注“追热点”、“捧明星”、“过度营销”等非理性因素的苗头。

监管通报中对相关基金主动控制规模的情况进行了特别提及。通报提到,针对旗下基金热销现象,有的基金管理人理性应对,遵守投资者利益至上原则,匹配自身管理能力,主动控制募集规模,并向投资者充分揭示产品特点与风险,引导理性投资。如前期某券商资管子公司,根据基金经理既往管理经验,主动将旗下相关产品首募规模控制在20亿元,对单户限购5万元,发行当日即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确认,最终确认比例约11.22%,主动放弃近160亿元申购规模,为后续持续稳健运作创造条件。

在监管通报下发的当天发行的两只热门基金就分别采取了一定的规模控制措施。

其中,东方红睿泽对投资者的认购设定了更为严苛的上限,单个基金账户累计认购金额不超过1万元,且限定发行时间仅为1月23日一天。据今日渠道消息,其最终募集规模或达到70亿元以上。

而1月23日同日开售的另外一只热门基金富国成长优选三年定开,虽然没有采取限购措施,但开售首日也卖出了近20亿的成绩,因此决定于今日即结束募集。富国基金方面相关人士亦向记者表示,出于对投资者负责和利于基金管理的考虑,并不希望募集到过大的规模。

近来权益基金发行风潮的不断扩散,又恰逢A股市场历史难遇的“超级暖春”,基金公司对权益产品的推广营销热情也不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打擦边球或是明显违规的宣传现象时有发生,近期就有包括上海、深圳等公司的产品网络宣传材料因涉嫌违规最终被大面积删除的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监管层对权益类基金持续热销过程中非理性现象的通报,或对基金销售市场带来一定降温作用,爆款基金的出现频次或有所下降。

在监管通报下发的当天,前期宣布提前结束募集的兴全合宜基金正式宣告成立,首募规模达到326.9959亿元,其中有效认购户数达到34.91万户,创下权益类基金历史首募第三大纪录。

数据显示,该基金创下权益类基金历史首募第三大纪录。此前比较高的是嘉实策略增长、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首募规模分别为419.17亿元、329.69亿元。

此外,2018年还有多只首募超50亿的基金,包括华夏稳盛首募78.17亿份,华安红利精选混合首募50.23亿份等。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