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基金 > 信托 > > 正文

数据:一季度新增信托贷款同比减少89.69%

时间:2018-04-18 17:50:52 来源: 证券日报 发布者:DN032

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新增信托贷款增加758亿元,同比少增6591亿元,降幅达89.69%。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整治市场乱象、规范同业业务是导致一季度信托贷款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信托公司亟需转变和调整对通道业务的依赖。

“降通道”显成效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3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信托贷款增加758亿元,同比少增659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按此计算,一季度投向实体经济的新增信托贷款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9.69%。

信托专家、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陈赤博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信托贷款增速放缓,有三个原因:

首先,监管层整治市场乱象、规范同业业务的各项有力措施取得初步成效,银信同业业务尤其是通道业务增速得到有效控制,绝大多数信托公司都主动或被动地抑制了通过做大同业业务扩充自身规模的冲动。

其次,在另一个重要信托业务领域——房地产信托方面,一方面中央政府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要求逐步落实,多渠道供应、多主体保障、租售并举等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地方政府限购、限价、限转让等严厉限制政策持续未松;另一方面,监管层加大了对违规开展房地产贷款的查处力度,必然会对各地房地产市场尤其是房价涨幅较大的部分一、二线城市产生深刻影响。

再次,受终身追责的压力,地方政府违规为下属平台公司举债进行担保的可能性基本消除,前两年一度复燃的传统政信合作模式再次变得难以为继,这方面的信托贷款规模也有所下降。

资深信托研究员袁吉伟认为,新增信托贷款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通道业务受限,委托贷款也下降很多;二是非标业务发展受到监管政策限制;三是监管严格执行信托贷款限额合规要求,很多信托公司集合信托已做不了信托贷款,采用其他模式投放信托资金。

信托应尽早摆脱影子银行色彩

在通道业务监管的影响下,信托项目的成立速度也在降低,用益信托在线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1月份-3月份成立的集合资金信托投向贷款项目共612个,规模为1121.66亿元;具体到每个月份来看,分别是427.34亿元、354.8亿元、339.52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据分别为257.5亿元、167.24亿元、357.87亿元。从一季度数据上来看,集合资金信托贷款规模每月均有所减少。

陈赤认为,从宏观来看,既应乐观看待信托公司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又要注意避免贷款增速下滑过快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从微观来看,信托公司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的步伐,尽早摆脱影子银行色彩,回归信托本源,积极顺应资管新规的要求,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

平安证券研报分析认为,2018年在去杠杆、防风险的背景下,信托行业监管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加强,同时金融协调和监管强化将会进一步加强,对于监管的细则将会陆续出台。如果整体监管趋势或者在某领域监管趋严超预期,可能对行业规模及收入造成不利影响。

2018年一季度,金融监管的八大主要趋势点分别是去通道去嵌套、支持主动管理、打破刚性兑付、严控杠杆水平、匹配资产负债、规范交易行为、规范股东行为、强化风险管理。目前,对非标通道的打压已经形成了监管部门协同推进的局面,一系列政策接踵而至也表明监管部门对消除非标通道业务的决心,非标转标、非标回表将是大势所趋。本报记者 李亦欣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