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发力钠离子电池 业内看法两极化 前景究竟如何?
来源:科创板日报 作者:曾乐
宁德时代宣布将发布钠离子电池后,引发了市场的新一轮关注。
5月25日,钠离子电池概念股继续活跃。其中,中盐化工、圣阳股份一度触板;中国长城、容百科技等跟涨。截至今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上涨1.95%,报收395.53元/股,总市值达9213.77亿元。
当前,锂离子电池行业迎来高景气,且带动锂价上涨。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钠离子电池或将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钠离子电池对锂离子电池的替代性实际上很微弱。那么,被宁德时代所押注的钠离子电池,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钠离子电池并非新技术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并非一项新技术。
从元素周期表来看,钠与锂同属于碱金属主族,拥有与锂相似的物理性质;从工作原理来看,钠离子电池也是一种二次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工作,与锂离子电池相似。
“钠离子电池的优点是便宜。钠储量丰富、食盐用量很大,电池需求对钠的价格构不成影响。缺点是能量密度不高,甚至低于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最重要的是目前产业链未成体系。”真锂研究总裁墨柯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外有近20家企业对钠离子电池进行产业化相关布局。我国主要有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星空钠电等公司。其中,欧洲因缺乏锂、钴等重要锂电上游资源,相对更为重视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为何钠离子电池异军突起
目前,商业化的二次电池以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为主。其中,铅酸电池易造成环境污染、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循环寿命相对较短。
而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价格亦不可控。“当前,约70%的锂资源都在南美洲,导致我国目前80%的锂资源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的风险,难以同时支撑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储能两个产业的需求与发展。同时,现在看来,锂资源已很难实现成本大幅度持续降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海钠)创始人胡勇胜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
以中科海钠为例,从应用场景来看,其已完成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示范应用项目主要包括:电动自行车、家庭储能柜、低速电动车和储能电站。
“发展钠离子电池,有望缓解因锂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引发的储能电池发展受限的问题,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还可逐步取代严重污染环境的铅酸电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作为最接近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钠离子电池,可以依托目前成熟的锂离子电池工业体系在近期快速实现产业化。”胡勇胜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受争议的钠离子电池前景
对于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目前,业内人士看法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