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银行 > 银行资讯 > 正文

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翻番

时间:2021-08-11 07:45:15 来源:互联网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报今日就社融增量出现结构性变化、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等三方面请专家学者予以解读。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披露,2021年上半年,社融规模增量累计为17.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3万亿元。上半年社融增量同比减少的同时,社融增量呈现出的结构性变化引起《证券日报》记者注意——“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高于上年同期”。

据央行此前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1.49万亿元,同比少1.8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955亿元,同比多2494亿元。而据2020年上半年相关报告显示,企业债券净融资为3.33万亿元,同比多1.7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1亿元,同比多1256亿元。

今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大幅减少的背后,基数效应不可忽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7月份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发行量都比较大,今年则恢复了常态化增长,因此有一个高基数的对比。

除了高基数原因外,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从疫情中逐步恢复,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今年上半年债券发行利率中枢大幅高于去年上半年,且债券发行相对银行贷款的成本优势明显减弱,这抑制了企业债券净融资需求。同时,今年以来,企业债券发行监管政策趋严,尤其是在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的背景下,城投平台和房企这两大企业债券发行主体的融资环境明显收紧。此外,去年四季度出现了大型地方国企超预期违约事件,再加上今年处在“信用周期下行+企业债务兑付压力上升”的环境下,投资者对违约风险的担忧加剧,风险偏好比较低,导致一些敏感地区和行业的债券发行难度加大。

与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大幅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增长翻番。实际上,不仅是今年上半年同比加倍增长,前述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较2019年同期也大幅增长。

对于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大幅增长,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及经济持续恢复,企业盈利状况普遍改善。加之,近年来资本市场总体平稳发展,为企业股票融资提供了良好环境。

“今年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翻倍增长,受多方因素综合作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一,中国经济疫情后保持稳定恢复,股票市场投资者买入情绪较高,市场人气逐步增加并向积极方向发展,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增多;第二,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退市新规严格执行、新三板精选层转板实施细则落地,资本市场融资环境改善,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的增长有较大助力;第三,境内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以及外资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上半年外资整体呈加速流入态势。

无论是企业债券融资还是股票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是“浇灌”实体经济的“活水”。近年来,金融监管层高度重视直接融资,不断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展望下半年,冯琳表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延续稳健基调,市场利率将保持基本稳定,债券融资成本上升的风险并不大,利率环境相对比较舒适,同时考虑到市场正在逐步消化前期监管政策的影响,信用债融资有望边际向好。不过,前期发行监管政策的累积效应还将持续释放,尤其是发债大户城投平台和房企融资政策难有明显放松。因此,下半年信用债净融资难有大幅放量,预计净融资额在1.2万亿元左右,比上半年增加约2500亿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资本环境创造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环境不动摇。货币政策精准导向逐渐发力,预计下半年宏观杠杆率的扩张将放缓,下半年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