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权四周年:金融活水护航产业链
自2017年3月31日豆粕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成功上市,国内商品期权走过了四周年。
四年来,随着相关期权品种不断增多,期货、期权组合带来的汩汩金融活水也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期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运行质量逐步提升,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四年来,国内期权市场发展迅速。以大商所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大商所期权日均成交量为25.3万手,日均成交额为2.2亿元,日均持仓量为104.1万手,同比分别增长130%、405%和85%。
同时,期权市场流动性供需稳定,占标的期货比重不断提升。例如,豆粕期权期货成交比从2017年的3.2%提高到2020年的8.2%,期权期货持仓比从2017年的8.7%提高到2020年的20.4%。玉米期权及其他期权品种在上市之后也与标的期货保持良好的联动关系。
期权市场成交和持仓规模不断增加,产业客户参与程度明显提升。其中,豆粕期权成交量逐年提升,2017年至2020年的年度累计成交量分别为364万手、1252万手、1781万手和3012万手。
分析人士称,各品种换手率均表现出上升趋势,整体流动性适中,期权主力系列隐含波动率与标的期货历史波动率保持同步变化,相关性较高,波动率价差处于合理范围,表明期权定价有效,运行质量较高。
企业积极参与
随着豆粕、玉米等农产品期权工具“问世”,以路易达孚、九三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粮食加工、油脂压榨企业率先加入到期权应用大军中,并通过对期权策略的合理运用,有效地管理企业风险。
对于油厂来说,在国内豆粕市场通常以“卖出”为主,但当油厂在现货市场“超卖”时,也可以在期货、期权市场实施“买入”操作。如九三集团长春大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就面临因豆粕价格预期上涨而出现“超卖”的情况。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5月以来,豆粕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国内下游企业提货及采购速度加快,公司面临豆粕销售进度领先于生产进度的情形。由于油厂已经锁定向下游的销售价格,于是采用多行权价看涨比例价差组合策略,买入豆粕看涨期权合约,做空行权价格较高的看涨期权,使得策略整体成本处于可接受范围。
路易达孚相关负责人举例称,公司采购玉米后需要销售,在采购和销售间隔期间,为了防止货物贬值,便使用买入看跌期权为销售货物进行保值,并通过动态调整期权仓位维持delta中性,以确保玉米价格变动不会影响整体头寸盈亏。
据了解,除了专业知识储备较充足的龙头企业,一些风险管理意识较强的企业也已建立水平优秀的期货团队,通过灵活使用期货、期权组合为传统风险管理“锦上添花”。豆粕期权上市后,河北省某饲料企业便开始积极学习并尝试开展期权套期保值业务。该企业负责人坦言:“期权具有收益不对称性、策略多样性等特点。利用期权构建多样化组合策略,不仅能满足企业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还能有效降低保险成本,提高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资金利用率。”
期盼更多场内期权品种
面对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宗原料采购及库存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期权、期货等金融工具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普遍认为,豆粕、玉米等期权品种上市为企业风险管理带来除期货以外的另一种选择,使得企业可以在权衡交易成本与交易机会后,制定更优、更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方案。希望交易所进一步丰富场内期权品种,如尽快推出豆油、棕榈油等期货期权,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大商所将继续根据期权市场发展需要,不断丰富期权品种,推进期权工具在活跃期货品种上全覆盖;优化相关制度设计,积极探索新型交易指令;持续开展期权合约创新,同时加强市场培育建设,为期权市场稳健发展创造条件,更好地促进期权市场功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