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股市 > 股市要闻 > 正文

面临存货和应收账款"双升"窘境 高德红外业绩暴增却遭机构减持

时间:2021-05-24 17:15:11 来源:互联网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谢莹洁

当下,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高德红外", 002414.SZ)正面临着存货和应收账款"双升"的窘境。

继2020年存货同比增长97.67%至14.45亿元之后,2021年一季度,高德红外存货进一步增加到16.38亿元。最近公司又定增募资25亿元,拟用于新一代自主红外芯片产业化等项目。

而另一面,2020年应收账款的上升,尤其是1至2年内的欠款占比增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等财务指标变化,传递出更多风险信号。

今年一季度,有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在内的四家机构减持,或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围绕着高德红外的未来发展前景,市场讨论此起彼伏。

去年股价突变

公开资料显示,高德红外成立于2004年,2010年上市,业务领域涵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新型武器系统、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板块。

 

简单理解,红外成像就是通过探测红外辐射实现目标物热成像的典型产品,如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告警系统,通过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探知体温。

目前,高德红外已拥有了从芯片到系统级装备全产业链产品。在军品领域,高德红外产品实现了红外夜视、侦察、制导等技术的应用;在民用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检验检疫、电力检测、消费电子等领域。

资本市场上,自2020年年初至年末,高德红外的股价从12.3元/股增长至41.75元/股,区间涨幅239%;市值从266亿元增加到664亿元。

而在2019年以前,二级市场对高德红外公司价值还存在较大争议。

自2010年10月上市至2019年底,高德红外的股价从4.80元/股(前复权股价,下同)涨至12.3元/股,累计涨幅仅156%,市值增加约110亿元。

原因之一在于,早期红外探测仪生产成本较高,公司部分业绩指标表现不如人意。2012年至2017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而归母净利润连续多年位于7000万元附近震荡。

业绩涨势能否持续

随着技术推进、市场需求增加,高德红外业绩滞涨现象终于得到缓解。

2020年,高德红外营业收入33.34亿元,同比增长103.51%;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同比增长353.6%;扣非净利润9.68亿元,同比增长427.7%。

2021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6亿,同比增长45.5%;归母净利润2.4亿,同比增长50%。

但关于高德红外未来前景的讨论,并未因业绩的暴涨而消除。

对此,军工分析师付宸硕持肯定态度:"高德红外是国内乃至全球红外成像仪龙头厂商,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疫情期间民品业务加速扩张,且有望充分享受"十四五"期间国防科技化加速的行业高景气。"

全球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最新研报显示,2020年全球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为58亿美元,到2025年,该市场将增长至83亿美元,预测期内(2020—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6%。

目前,高德红外虽未制定业绩目标,但扩产的行为已经表明其对未来前景的信心。

4月26日,高德红外定增获批。公司本次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投入于新一代自主红外芯片产业化项目、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新基建领域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扩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目前存货充足,截至2020年年末达到14.45亿元,同比增长97.67%,"主要系本年型号产品、民品的销售规模扩大,尚未交付的销售订单的备货所致。"而在2021年一季度,存货进一步增加到16.38亿元。

另外,公司目前并不缺钱。

数据显示,2020年,高德红外货币资金为9.55亿元,其中银行存款有9.54亿元,同期理财收益达到924.1万元;短期借款8.1亿元,同比增长9.32%。

按理说,企业银行存款高、大量备货,说明公司的资金非常充裕,但公司仍在增加借债及对外定增。那么高德红外是如何考虑的?《投资者网》就相关问题联系到公司方面,等待一周仍未获回复。

机构陆续减持

机构普遍认为,高德红外所在行业特殊,政策变动、国际形势变化可能带来经营波动。

数据显示,2020年,高德红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35.63万元。财报称,"主要系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流出增加1.2亿元,支付的税费现金流出增加1.5亿元。"

上述两项指标合计为2.7亿元,而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高达10亿元。那么现金流为何流出体外?是否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加大了赊销?公司方面对此未予置评。

2020年末,高德红外应收账款16.68亿元,同比增长118.58%。公司对此解释称:"主要系本年对型号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形成的应收账款尚未到收款期所致。"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