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股市 > 股市要闻 > 正文

白酒股大跌!基金经理激辩后市 2022年投资什么?

时间:2022-01-14 10:40: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2021年四季度短暂回暖后,近期白酒股持续走低。1月13日,白酒板块再遭重挫,贵州茅台大跌4.56%,舍得酒业、酒鬼酒等跌幅超过5%。

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白酒指数回调超过17%。

白酒股为何下跌?板块是否到了布局时点?消费行业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就这些问题,中证君采访了一些基金经理。受访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白酒行业估值仍相对较高,且业绩很难超预期。不过,长期来看,白酒行业盈利持续增长,投资的确定性比较高。

行业波动低于股价波动

中证君:对于白酒行业近期波动怎么看?白酒股到了布局时点吗?

建信基金:今日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白酒龙头涨价预期落空,同时近期白酒板块反弹,估值有所升高。尽管基本面并无变化,但外部利空扰动下,浮盈盘获利了结,带动食品饮料行业领跌。

北京某公募基金经理:白酒龙头股下跌,估值和基本面仍是主要因素。一方面,白酒股估值相对较高,按照2010年至今进行测算,白酒的PE和PB估值分位数仍处于历史高位;另一方面,从行业景气度来看,白酒行业的盈利预期平稳,边际变动未出现显著好转。

短期来看,在估值相对较高且利润表并无显著改善预期的前提下,白酒行业难以出现系统性上涨趋势。不过,长期而言,白酒行业稳健的基本面预期并未发生变化,仍具备较为显著的长期投资价值。

国寿安保基金基金经理李丹:白酒行业的波动性没有股价波动性那么剧烈。白酒股的基本面确定性较强,从完整的行业周期来看,量和价都没有出现下行,白酒股仍处于这一轮景气周期中。

中证君:日前,白酒行业迎来涨价潮,茅台、泸州老窖、舍得酒业等企业纷纷宣布提价,对股价有何影响?

李丹:涨价的底层逻辑是消费升级。近几年酒企股价上涨,成长性并非来自消费量的提升,而是来自消费升级带来的单价提升。更看好二三线白酒股,虽然整个白酒行业都在进行品牌升级,但一线白酒股的估值可能已经提前反映了基本面情况,对二三线白酒股的反映并不充分。

相聚资本研究总监余晓畅:在白酒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龙头企业提价向整个行业传导,带来产品量和价的双重提升。一是经销商可能会在提价前增加提货,二是提价后企业盈利状况会得到改善,更关注其中次高端白酒和中小酒企的投资机会。

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从2016年以后来看,白酒股股价上涨有70%来自于估值提升。2021年,PPI和CPI的剪刀差较大,再加上业绩不及预期因素,整个消费行业集中消化了估值。2022年,在PPI与CPI敞口逐渐收敛的大背景下,消费类企业上游成本下降,同时很多酒企提价,这些公司可能出现估值和业绩双重回升。

普遍看好次高端白酒企业

中证君:如何判断白酒行业2022年的投资机会?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侯昊:看好高端、次高端白酒股。在白酒行业的竞争格局中,龙头企业的优势非常明显,次高端白酒在不断加深品牌文化,无论在全国化扩张方面,还是产品的升级提速方面,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股价来看,近两年涨幅最大的股票,正是过去从区域性向全国化扩张的次高端白酒企业。

目前次高端白酒行业处于快速扩容阶段。很多企业提出战略创新,打造独特的精品,经历了从铺货到经销商红利释放的阶段。此外,很多次高端酒企打出股权激励计划、产品线更新迭代等内生式增长的组合拳,2022年可能形成品牌赋能、企业赋能、经销商赋能结合的效应。

鲍际刚:长期来看,白酒企业利润仍在持续增长,只是增速相对于股价的增长来说比较慢。经过一轮估值调整后,2021年年底出现股价反弹,脱离了底部区域。但未来若想创新高,缺乏新的催化剂,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新兴消费投资对短期变化敏感

中证君:如何看待新兴消费行业的投资机会?

余晓畅:新兴消费领域可关注人工钻石、扫地机器人、盲盒等投资机会。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有的来自于产品力的明显提升,带动消费人群的扩张;有的是产品性价比大幅跃升,满足下沉市场的需求;有的是满足消费者新兴的需求,依托好的单店模型持续扩张。

不过,新兴消费投资对短期变化的敏感度要高于传统消费品。在好的时候,市场预期往往很乐观,反之,市场预期则面临很大的修正压力。

李丹:看好小家电等新兴消费领域。小家电行业的需求旺盛,无论是清洁用品、厨房用品还是投影仪等,需求都有很大增长空间。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年轻消费主体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于小家电行业的投资,核心要义是关注企业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的能力。

不过,相比以往很容易出现大单品的消费时代,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更碎片化,产品更新换代快,很难出现百亿级市场,导致小家电的投资周期相对较短。因此,需要密切关注需求端变化,及时追踪消费动态,根据需求数据调整投资行为。由于单品的消费需求有周期波动,行业股价波动性较大。以多功能锅为例,当产品规模或者渗透率达到一定量级后,增速就会降低,因此,还需要关注产品创新周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