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股市 > 股市要闻 > 正文

内忧外患下的钕铁硼:高价稀土、技术替代和美国“232”调查

时间:2022-04-22 09:43:43 来源:财联社

近期稀土价格逐渐回落,较2月高位已跌超20%,但总体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多位行业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钕铁硼企业受稀土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出现分化——大型钕铁硼企业的影响有限,但中小型钕铁硼厂商则饱受原料涨价困扰。

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秘书长吴文捷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受稀土价格暴涨影响,下游钕铁硼生产企业生存面临困难,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受制约。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钕铁硼启动“232”调查半年有余,美国等国陆续布局产业链本土化生产以此摆脱对中国钕铁硼进口的依赖。对此,吴文捷指出,从短期看我国不管从上游稀土还是下游永磁体产业链布局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主导权,但从中长期看美国对中国钕铁硼频频出招,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中小厂商成本抬高,大厂商受锁价困扰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稀土价格指数已跌至336.2,较近期最高点跌幅达22%;但相较于去年同期,仍高出近40%。

就具体产品而言,4月21日,氧化镨钕报价83.0-85.0万元/吨,较2月最高点回落23%左右。此外,氧化钕报价87.3-89.3万元/吨,氧化镨报价86.0-88.0万元/吨,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短期内,稀土价格波动主要受到供需关系和市场情绪影响。百川盈孚指出,本次稀土价格供需关系转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商家的情绪和信心,约谈造成情绪转变,疫情导致信心不足。一旦疫情解封,消费回归,生产正常,积压的订单导致采购集中出现,从而造成镨钕价格快速上涨。对于镝铽商品,由于供应量少,价格波动会更大。

对于未来稀土价格走势,上海钢联稀贵事业部稀土分析师吴龙坤分析认为,目前国内各地疫情反复,且部分地区物流运输不畅,致部分地区终端企业停产或者减产,终端需求减弱,但供应端氧化物供应仍比较紧张,预计二季度稀土价格震荡偏弱运行,下跌幅度有限。

长期来看,稀土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吴龙坤指出,“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终端需求逐步恢复,在原材料氧化物供应偏紧且国家保供稳价的格局下,稀土价格仍将处于高位运行。”

稀土价格上涨,中小型钕铁硼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倍增。吴文捷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稀土价格暴涨,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拿不到货,即使有订单也无法正常生产,同时下游客户接受不了高昂的成本价,这些中小企业在上下游的挤压下,成了‘夹心’。”

宁波某钕铁硼企业副总经理俞琼芳也指出,钕铁硼中小厂商的客户大都也是中小企业,双方一般不会签订长期协议,其稀土库存追不上稀土价格上涨的速度。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表示,目前的非理性发展,最后或将造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大起大落的稀土价格,对投资者获利较大,但对产业发展极为不利。宁波可可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立峰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稀土价格波动对中小永磁生产企业就像心跳,暴涨或暴跌都受不了。

“正常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净利一般在15%上下,遇上稀土价格暴涨,利润可能降至5%,甚至还要亏本。”前述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透露。

与中小企业受稀土成本困扰不同,大型永磁材料企业一般都跟上游建立了战略合作,能够以低于市场价的成本获取原材料。此外,大企业还可以将稀土涨价向下游转移。“一方面,公司生产的是定制产品,要求客户按市场实时价格来签订合同;另一方面,部分客户与公司签订的是长期协议,其中包含价格调整机制,比如可以每个季度都按市场价调整一次销售价格。”俞琼芳说。

但价格传导并非畅通无阻,大型永磁材料企业也面临锁价的困扰。而下游锁价的结果,就是厂商无法通过涨价将成本转移,必须自行消化成本上涨压力。

此外,目前国内疫情也对公司订单影响较大,“主要是由于物流不通,做好的货物发不出去,个别货物也进不来。”冯立峰称。

技术替代的隐忧

钕铁硼多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风力发电、工业自动化、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据悉,面对稀土价格暴涨,目前部分电机厂商通过修改产品设计,减少电机对钕铁硼磁钢的使用量,选择成本低廉的铁氧体替代钕铁硼,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据吴龙坤介绍,除铁氧体外,钐钴永磁也可以对钕铁硼进行替代,二者属于第一、第二代永磁产品,其技术及行业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他指出,钕铁硼根据性能的不同,分为7种牌号,有些牌号能够被替代,有些终端行业对性能要求严格,钕铁硼则暂时不能替代,如新能源汽车稀土永磁电机。

此外,部分风电企业则转向半直驱或双馈型风机。金风科技在2021年年报中透露,公司机组采用直驱永磁与中速永磁“双轮驱动”技术路线,而此前金风科技采用的是直驱永磁技术,这意味着金风科技在重返半直驱技术。此外,哈电风能和山东中车等企业也已开始试水半直驱路线。

俞琼芳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对头部企业来说,最怕的是系统性的风险即技术替代,“大企业的弱点是船大难掉头,将上亿的设备、技术投入某产品后,一旦下游客户更改设计,不再使用该产品,将对其造成巨大打击。”

按她预计,大公司客户要在今年二三季度才能感受到成本的上升,一旦感受到,就可能研究和采取替代措施。

这一担忧并非毫无依据。俞琼芳表示,下游进行技术替代在2011年就有过先例,当时稀土价格狂涨,有的企业不惜重回低端的铁氧体时代,导致这一行业经历了三四年之久的萧条期。

2011年1月,受稀土出口配额下降消息影响,稀土资源被市场大肆炒作,稀土价格出现指数型增长,不到半年时间,轻稀土价格上涨三倍以上,中重稀土价格上涨五倍以上。当年6月22日,氧化镨钕报价达到127.5万元/吨,比今年2月份的最高价还高出16%左右。

吴龙坤认为,如果稀土价格持续上涨或者高位运行,会倒逼企业寻找钕铁硼替代品,具体到要超过哪个价格,还是要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来确定。

美国“232”调查

中国钕铁硼还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压力。2021年9月24日,拜登政府上任后的首个“232”调查对准了中国钕铁硼。

此次美国“232”调查持续一年时间,如今调查时间已过半。多位受访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美国认定中国钕铁硼对其国家安全有影响,大概率将扶持建设自己的稀土永磁产业链。俞琼芳分析称,目前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对中国稀土永磁企业依赖性较大的国家,都在倡导分散中国的供应链,摆脱对中国的高度依赖性。

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早已在谋划布局永磁产业链本土化生产。在美国启动“232”调查半年前,“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美日印澳四国联手欲将组建“稀土联盟”以此取代中国稀土在世界的主导地位。

美国启动“232”调查的同时,欧美国家也开始加速稀土永磁产业链布局:2021年9月16日-25日,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贝恩资本正式完成对日立金属株式会社的收购;11月,英国提出于2024年前资助建造一座能满足1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的稀土永磁工厂;12月,美国计划联合德国真空公司在德州建造年产1000吨的钕铁硼工厂。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完成对日立金属的收购并获得钕铁硼生产技术和专利权,专利问题或成为悬在我国永磁企业头上的利剑,可随时被用作管控甚至扣押企业出口商品的工具,“今后若利用专利制约或制造事端,中国钕铁硼企业或面临困难和侵权风险。”

根据公开资料,全球稀土永磁材料相关专利一半以上被日本垄断,以日立金属为代表的国际领先企业凭借其掌握的专利技术进行大规模专利交叉许可,对自身进行严密专利保护的同时,对我国稀土永磁企业构筑了牢固的专利壁垒。

目前,国内共有8家企业取得了日立金属的专利授权,分别是中科三环(000970.SZ)、安泰科技(000969.SZ)、宁波韵升(600366.SH)、正海磁材(300224.SZ)、大地熊(688077.SH),以及未上市的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纳金科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金鸡强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前述五家上市公司直接出口业务占营收比重分别为55.49%、25.80%、30.82%、36.59% 和27.34%。

周高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稀土永磁产业链建设只是时间问题,稀土不是永磁材料行业“卡脖子”的关键,相关技术专利才是。吴文捷则进一步指出,若美要重新布局建设,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支持,初步估算需要3-5 年的建设培育期。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她说。

(文章来源:财联社)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