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存疑 年报未披露多起负面舆情
近日,有“酱味茅”之称的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天味业”,股票代码“603288”)对外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向投资者奉上了一份十分亮眼的财报。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研读年报发现,海天味业独立董事朱滔2020年提任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其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存疑。此外,海天味业报告期内还发生多起负面舆情,但均未在年报中披露。记者就此多次致电海天味业公开电话试图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日赚逾千万元背后毛利率出现下滑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衣食住行”中最基本的刚性需求。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统计数据,调味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已超过3000亿元,行业的集中度持续加强。海天味业多年来专注调味品行业,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其核心产品。其中,海天酱油产销量连续24年稳居全国第一,并遥遥领先;海天蚝油销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连续三年年均增长21.3%,且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
年报显示,海天味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3亿元,同比增长19.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0.68亿元,同比增长21.03%。《经济参考报》记者计算发现,海天味业去年平均日赚1700多万元,但在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其主营产品的毛利率却呈现下滑的态势。
据年报披露,海天味业食品制造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16.31亿元,同比增长15.29%,毛利率同比却下降3.71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酱油、蚝油及调味酱的毛利率分别为47.38%、35.36%及44.20%,同比分别减少3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和3.36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东部、南部、中部、西部和北部区域毛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西部区域毛利率为40.51%,同比去年大减7.79个百分点。对此,海天味业解释称,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根据新收入准则,将运费调整至营业成本、促销费冲减营业收入所致。而记者注意到,海天味业直接人工成本2020年同比大增24.88%,主要是生产人数增加及薪酬水平提高所致;运费也同比大涨47.09%,原因为疫情期间运费成本上升,加之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增加仓储基地间的产品调拨所致。此外,海天味业年报在重点揭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时坦言,农产品是公司生产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其价格主要受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大,将有可能对公司产品毛利率水平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海天味业深度聚焦核心酿造技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近五年公司研究开发工作累计投入资金超25亿元,2020年全年用于科研资金为7.12亿元,同比增长21.16%,研发投入占年度营收比为3.12%。2020年,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的第十届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品牌排名和分析报告中,海天味业在调味品行业领域分别获得酱油、蚝油、酱料、食醋行业第一品牌称号。
获任高校副院长独董任职资格或存疑
海天味业在2020年报中披露,朱滔现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司第三、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此前公告显示,朱滔2016年11月被提名为海天味业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