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实控人“潜伏”聚胶股份成“二股东”
近日,深交所受理了聚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胶股份”)的创业板IPO申请。招股书显示,聚胶股份是一家吸收性卫生用品专用热熔胶(指以热塑性聚合物为主的胶粘剂)专业供应商,本次拟募资4.81亿元,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经济参考报》记者研读招股书发现,聚胶股份存在客户集中度高、供应商实控人“潜伏”入股、关联交易数据“打架”、产能利用未饱和等问题。
主营业务结构较单一业绩依赖前五大客户
据了解,聚胶股份的卫材热熔胶产品主要用于卫生巾、纸尿裤等吸收性卫生用品面层、吸收层、底层等各组成材料的粘合,具有无毒、无味、不含溶剂的环保特点。得益于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聚胶股份报告期(指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下同)内业绩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84亿元、7.59亿元和8.79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了29.98%、15.84%。不过,聚胶股份2020年出现“增收不增利”怪相,当年实现净利润7964.06万元,同比减少36.26万元。
招股书披露,聚胶股份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德国汉高、美国富乐、法国波士胶等世界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业务范围广泛,涉足工业、建筑和民用等众多粘合剂市场。相比之下,聚胶股份主营业务较为单一,仅专注于卫材热熔胶领域的结构胶、橡筋胶、背胶、特种胶等四种热熔胶。其中,结构胶、橡筋胶为聚胶股份核心产品,为其贡献了超过90%的营业收入。报告期内,这两种热熔胶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44亿元、7.04亿元和8.05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3.15%、92.75%和91.58%,呈逐年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热熔胶的毛利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聚胶股份结构胶和橡筋胶毛利率分别为18.56%和22.14%,同比分别减少1.97个百分点和4.4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