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及公用事业周报:多地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计划 “双碳”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
一周国内碳市场回顾。本周国内碳市场活跃度有所上涨,共成交配额112.65万吨,较上周上涨19.03%,总成交金额为4269.74 万元,较上周下跌22.01%。
按成交量加权的成交均价为37.03 元/吨。成交均价最高的为广东碳交易市场,价格为69.17 元/吨,较上周上涨10.86%;成交均价最低的为深圳碳交易试点,价格为5.82 元/吨。成交量最高的为福建碳交易市场,过去一周成交56.00 万吨;成交额最高的是全国碳交易市场,金额为1972.29 万元。
一周国际碳市场回顾。3 月14 日、15 日和17 日,欧洲能源交易所(EEX)举行了三次EUA 拍卖,拍卖成交价格分别为78.60 欧元/吨、75.55 欧元/吨和76.87欧元/吨,较上周平均交易价格上涨21.62%;三次拍卖量均为244.90 万吨,成交量与上周持平。韩国碳市场本周共成交配额18.64 万吨,较上周上涨21.12%;成交均价为19.98 美元/吨,较上周下跌10.25%。
气候变化指标追踪。2022 年3 月18 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417.91ppm,较2021 年3 月18 日下降0.07%。2022 年3 月11 日后的一周,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值为418.32ppm,较去年同期增长0.19%,较2012 年同期增长5.91%。碳排放量。2021 年,中国共排放二氧化碳111.02 亿吨,较去年同期上涨5.22%,较2019 年(疫情前)同期上升6.12%。2021 年,世界共排放二氧化碳351.72 亿吨,较去年同期上升6.22%,较2019 年(疫情前)下降0.51%;中国占31.56%。
行业要闻。2022 年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积极发展分布式新能源,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实施降碳改造升级,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全面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强化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强制度和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
小专题研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解读与投资价值挖掘。历时多年,CBAM 草案于2022 年3 月15 日获得欧盟理事会通过。欧盟设立CBAM机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碳泄漏和保护本国企业竞争力,目前该机制覆盖了水泥、钢铁、铝、化肥和电力5 个行业。作为EU-ETS 的重要补充,CBAM 可能面临较高的WTO 违规风险和外部阻力。该机制对中国可能造成如下影响:
1)相关出口企业利润下滑,对绿电需求增加,完善企业自身碳足迹体系建设;2)中国碳市场碳价与覆盖范围向欧盟看齐,与欧碳市场存在潜在对接、合作机会,推动针对性的碳税政策的出台;3)国内相关低碳创新技术的研发、商业化进度加快,低碳产品出口有望增加。
投资策略:甲烷减排领域投资价值挖掘。我们将中国的甲烷排放拆分后发现能源活动占44.8%;农业活动排放占40.2%;废弃物处理占11.9%,这三类活动的占比超过了90%。基于此我们梳理了四条投资主线:1)能源领域: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石油天然气系统的甲烷逃逸并不是关键排放源,煤炭行业才是中国能源领域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建议关注煤层气综合利用龙头蓝焰控股和新天然气;2)固废领域:短期来看,垃圾填埋仍是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建议关注垃圾填埋气发电龙头百川畅银,长期来看,垃圾填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垃圾焚烧,垃圾焚烧将取代填埋成为我国固废处理的主要方式,建议关注瀚蓝环境、光大环境、伟明环保、绿色动力和三峰环境;3)监测领域:精准的排放数据是甲烷减排行动的基石,建议关注拥有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的先河环保、蓝盾光电和力合科技;4)农业领域:尽管农业领域是我国第二大甲烷排放源, 对稻田的灌溉时间和水位进行细致管理可以减少10%-20%的甲烷排放,新型节水抗旱稻可减少多达90%的甲烷排放 ,植物蛋白对动物蛋白的替代(人造肉)亦可减少牲畜反刍的甲烷排放,但这些技术尚未成熟,无法大规模商用,建议持续关注后续潜在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碳价大幅下跌。
(文章来源:华创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