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猪企一季度出栏加速 专家预计供给过剩局面三季度或缓解
随着上市猪企陆续披露3月生猪销售数据,行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其中,“猪茅”牧原股份一季度生猪销售量达到1381.7万头,远超温氏股份、新希望的402万头和370万头,以一己之力撑起行业产能半壁江山。
不过,面对生猪销售均价的持续下探,不少上市猪企也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境地。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养殖成本仍处于高位,行业整体处于中度亏损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方面已经“出手”,将开展年内第四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拟于近日再收储4万吨冻猪肉。
头部猪企一季度出栏加速
从上市猪企披露的生猪销售数据看,多家企业3月份生猪出栏量大幅上升。
以牧原股份为例,其3月销售生猪598.6万头(其中仔猪销售52.7万头),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1.3%;生猪销售收入74.3亿元,同比增长5.3%。
温氏股份3月销售肉猪144.8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环比增长35.49%,同比增长143.63%;销售收入21.06亿元,环比增长33.71%,同比增长14.33%。
新希望3月销售生猪142.69万头,环比增长46.00%,同比增长67.10%;销售收入为16.94亿元,环比增长53.58%,同比下降22.33%。
此外,正邦科技、天邦股份、金新农、傲农生物等企业3月份生猪销售量均实现增长,其中正邦科技销售生猪96.72万头,环比增长93.36%;金新农生猪销量合计19.77万头,环比增长192.77%。
进一步统计可知,今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出栏量已突破千万,达到1381.7万头,超过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傲农生物等之和。
对于出栏量大增的原因,新希望披露称,主要是产能正常释放,仔猪投放力度增大。温氏股份表示,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投苗增加和生产成绩提高。
行业整体处于中度亏损阶段
与出栏量大增相对应的则是生猪销售均价的持续下探。
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3月生猪(外三元)价格从月初的12.72元/公斤一度降至11.78元/公斤,降幅超过7%。尽管3月下旬价格由降转升,但仍明显低于今年年初。
牧原股份披露数据显示,3月其商品猪销售均价11.67元/公斤,比2022年1-2月份下降5.74%;温氏股份3月毛猪销售均价12.17元/公斤,环比下降3.03%,同比下降53.55%。
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曾披露称,1-2月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6元/公斤左右。这也意味着,牧原股份在创下销量纪录的同时,也面临着亏损。
“在饲料成本上行、生猪价格低迷的背景下,上市猪企已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境地。”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如此,不少企业宁可亏损也要保市场份额,就是认准了这轮猪周期会淘汰大量对手,可以用钱砸出更大的市场占比。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预计,今年三季度商品猪供给过剩局面有望缓解,猪肉供需将会转向基本平衡,猪价有望季节性回升。
国家年内第四次“出手”收储
在生猪养殖行业陷入亏损背景下,相关部门已“出手”救市。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近期猪粮比价持续低于5:1,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对此,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将开展年内第四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拟于近日再收储4万吨冻猪肉。
值得注意的是,一周前的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已通知开展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拟于4月2日、3日收储4万吨冻猪肉。
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开启收储工作。例如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宣布,在前期收储基础上,启动1500吨省级政府冻猪肉临时储备收储工作,与国家形成上下“托市”合力,推动生猪猪肉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甘肃省启动猪肉临时收储,共安排收储计划1000吨。
针对多地“出手”救市,中信建投期货生猪行业高级分析师魏鑫表示,持续进行冻猪肉收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不过,由于收储冻肉数量相对生猪出栏量来说规模较小,供给分流作用有限。年内开启第四轮收储工作,也侧面说明本轮生猪生产亏损时间达到一定长度,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产能去化。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