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要闻 > 股市 > 股市要闻 > 正文

破发复破发 券商直面“跟投+包销”重压

时间:2022-04-18 07:27:18 来源:证券时报网

新股频繁破发之下,曾令业界眼红的券商跟投收益,或成为拖累业绩的包袱。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今年A股新上市股票达到99只,截至4月15日,跌破发行价的个股为57只,破发率达57%。其中,科创板股票破发23只,这使得跟投的券商“受伤”严重,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10家跟投券商合计浮亏2.09亿元。

同时,除了跟投买下的股票,在新股破发下,投资者弃购比例在上升,券商还需要“含泪”包销投资者弃购的份额,承受双重压力。

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当前新股破发屡见不鲜的情况下,投资者弃购和自身跟投压力,将倒逼券商提升项目筛选的专业能力和定价能力,强化IPO质量把关,促使后续发行定价回归客观和理性。

科创板跟投很“受伤”

科创板开板以来,跟投制度可谓板块的一项制度创新。该制度要求,券商需要通过另类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对保荐的上市项目进行跟投。

因此,自跟投制度实施以来,拥有另类子公司的头部券商具有先发优势,通过跟投科创板项目获得了可观的浮动收益。

数据显示,自科创板开板以来,中信证券服务的科创板公司家数超过百家,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联合服务家数均超过50家。

然而,随着今年以来新股破发常态化出现,券商跟投业务似乎不再是“香饽饽”,真金白银的跟投可能出现巨额浮亏。证券时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截至4月15日收盘,今年破发新股有57只,以科创板和创业板为主。今年以来科创板新上市股票31只,破发的个股达到了23只。

在31只科创板新股中,跟投券商仍然以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为主。数据显示,31家科创板新上市公司中,券商跟投浮亏的公司有23家,其中浮亏超过1000万元的达到17家,而跟投浮盈的仅为8家。

海通证券是科创板跟投的“大户”,跟投了8家科创板公司,“受伤”最严重。两只破发幅度最大的科创板新股翱捷科技和迈威生物,海通证券均进行了跟投,分别浮亏8035万元、5011万元,海通证券跟投的8家科创板公司合计浮亏1.56亿元。

此外,国泰君安跟投了天岳先进、普源精电和中复神鹰3家公司,合计浮亏5993万元;中金财富证券跟投了6家科创板公司,破发的有5家,合计浮亏5887万元。

尽管跟投普遍出现大面积浮亏,但是也有券商押中了宝。例如,中信建投跟投了4家科创板公司,浮盈和浮亏公司各占一半,尤其是用2亿元跟投的光伏赛道老牌选手——晶科能源,一举浮盈2.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近期新股破发较为猛烈,但是券商跟投科创板公司需要锁定2年,最终是否亏损取决于未来市场环境和公司业绩是否如预期。“跟投制度的网下发行,本身就是向长期投资者倾斜,这能够引导投资者、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合理定价,也能引导科创板形成长期价值理念、优化投资者结构。”陈梦洁说。

投资者弃购包销压力大

随着今年以来新股大面积破发,投资者弃购新股也成为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且弃购比例呈走高之势。余额包销制度下,投资者弃购也令承销商“接盘”压力不小。

4月12日,发行价为121元的科创板新股经纬恒润,发行中遭遇投资者弃购3.95亿元,弃购比例高达1/3.根据既定安排,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的股数全部由联席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华兴证券负责包销。

4月17日下午,经纬恒润发布公告称,将于4月19日正式上市交易。据公告披露,中信证券此次包销了293.5万股,成为该公司持股2.45%的第五大股东。根据发行价计算,中信证券持股市值达3.55亿元。此外,中信证券子公司还斥资1亿元进行了跟投。

经纬恒润预计,今年一季度,扣非后公司将亏损6000万~8000万元。

“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叠加业绩亏损的科创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基本属于投资者弃购的重灾区。”一位中小券商负责并购业务的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新股破发常态化,为规避亏损投资者选择弃购增多。

实际上,中信证券参与科创板公司经纬恒润的保荐和跟投,只是新股破发潮之下券商双重承压的缩影。

根据数据统计,今年新股上市以来,券商合计余额包销的金额达到20.58亿元,其中包销金额居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中国移动、翱捷科技、腾远钴业,包销金额分别为7.56亿元、1.75亿元、1亿元。

同时,新上市公司中包销比例前五的均为科创板公司,分别为海创药业、普源精电、唯捷创芯、翱捷科技和首药控股,券商包销比例分别为3.24%、3.14%、2.61%、2.55%和2.52%。

陈梦洁认为,在市场进入调整后,投资者对这些高价股后续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和行业发展前景有所担忧,叠加新股破发屡见不鲜,“稳赚不赔”的信念被打破,“预计弃购率抬升趋势下,短期会使得券商的投行收入承压,不利于证券公司获得资本回报,以形成资本补充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2017 连州网连州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514 676 113@qq.com